梅雨季節南部缺水問題未解決,北臺灣基隆、萬里、金山、石門、三芝四小時強降雨竟然豪雨成災。不可思議亦很難想像,事前氣象預報一再的重複預警,地方政府事前防水應變制變準備不足而且輕忽災害損失可能怠惰公務貽誤防災。尤其是在停班停課發布重蹈過去覆轍,小學生、幼兒園童在嚴重災情出現後曝露在高度風險狀態下。同時譲養老機構收容老年人來不及反應在淹水災情慘重傳出不幸。更有老人們不捨菜園可以採收蔬菜受損冒著大雨前往採收失蹤、罹難。馬路變成河川、計程車載浮載沉司機奪門而出驚嚇失措,不是颱風卻出現嚴重淹水災情。梅雨成災生平首見,真是令人錯愕、政府表現令人失望。 

 

媒體報導二十一年來最嚴重水患,三天內強降雨量集中於臺灣地區,北海地區單位面積雨量等於一年三分之二雨量三天內下完。基隆的災情嚴重超過強烈颱風過境,行政院長林全冒雨勘災、災區民眾無感當著媒體鏡頭前高喊作秀。災民何辜?何況此次罹災受災的都是老、弱、婦、儒,此時此刻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稅收有為的政府用到哪裏去了。政治口水治不好洪水,選票文化只顧看著見的高架道路而輕忽地下的下水道。無怪忽政府形象經不起洪水侵襲嚴重災情之考驗。小地方會醸巨災、缺乏風險管理的公務員心態,讓納稅人生活不得安穩。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誰能保證明天的你我。我們子女冒著大雨洪水上學、地方政府發布停班停課標準不一。到了學校又冒著淹水、路斷、交通中止、橋斷返家。誰無幼兒、誰無子女、誰無父母。他們出門家人無法理解、無法忍受、無法心安、完全放心不下。英明政府再不拿出魄力,每年都會發生歴史必將重演。受到災害損失慘重的永遠只是納稅義務人。政府此時此刻在震怒、再檢討、再究責、再改善。年年都會上演同樣戲碼,那只是做出「交待」缷責掩人耳目而己。 

 

新政府上台大力推動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忽略年年都會發生天然災害,前面二者影響只是公務員或上班族。天災不斷必需面對的卻是全島人民。不要等到災害嚴重損害發生才重視。特別是沒有天然災害而卻發生全島重大災損更需要去投資、預知危險、預做防範。請問新政府8,800億元,多少預算編列在防災、防洪、防土石流。地方政府、國會議員、中央部會拿出智慧譲全國人民有感,才是好的政策。 

 

端午連續假期最後一天蘇花公路路斷、全民像逃難,假期結束休假品質全部走了樣。上班第二天碰上豪雨成災,核一廠鐵塔倒塌核一、二廠停機。金山區橋斷、路斷老街淹水。隨著梅雨鋒面往南移動,斗六、斗南、竹山、那瑪夏傳出嚴重淹水災情。再隨鋒面北返、基隆基金一路北海地區又是二度淹水災情雪上加霜。臺灣很脆弱但是臺灣同胞卻是靱性十足。每年天災不斷,全民只是記得颱風假、記得蔬果漲價、記得政府稅收災害損失扣除申請。對於災害的發生原因、損害預防、撤離災區規劃都是口號、紙上作業、往上交待而已。試問每次災害發生落實検討、確實執行改善、追蹤改善成效。不要淪為口號、流於形式、流行表面。全民更要記取教訓,防災應變意識。千萬別患了「結了瘡疤忘了痛」、牢牢記住「魔鬼總在細節裏」。善用自己手邊珍貴的選票,選擇心口意一致的政府,千萬別出賣自己的靈魂。想想現在的政府是你投票選擇的,受到傷害欲哭無淚,怪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unt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