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壇最近很熱鬧,補選、初選話題不斷。有人接地氣也有人在爭最後一口氣。每一位政府官員都爭先恐後前往美國,藉訪問活動「打卡」刷存在感。這些活動都是政治狂熱另類的能量蓄積。目的其實就是要爭大位,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鋪路。看在國人眼中心知肚明,但是美國當地華僑和美國白宮官員則有其不同的解讀。學習取經為什麼選擇在現在?是「韓流」風起雲湧獲得美國知名大學和僑界的邀請,帶來的影響?是自己安排還是國外慕名邀請其實存在天壤之別。
拼外交、拼大位、拼經濟、拼訂單,前者都是拼命爭取自已政治前途,後者則是拼人民的生活和財富。打著「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成功取得市長大位。選民要生活、選舉口號多,選民要的是經濟、要的是溫飽。沒有外交臺灣依然是屹立不搖。龐大的國防、治安預算也是看到敵對挑寡和社會黑道暴力。人民幡然驚覺政黨靠不住,政治人物多在為自己爭取大位。
當韓市長打著經濟100分政治0分嬴得勝選,他看到政黨在高雄市白混了20年,高樓大廈林立,夜市冷清,農漁產品出不去,觀光客進不來,市民怎麼發大財。「民心」加「民怨」深度訪查。透過庶民語言,社會底層民眾發聲。綠得出汁鐡板一塊的民主聖地一夕翻轉。韓流迄今紅不讓,紅遍全球。
發大財不能只有高雄市,全國一片拱韓選總統,聲音漫天彌漫。韓流依然無動於衷,但是執政黨卻是全面反撲制肘。拼經濟才能接地氣,千萬別再站在庶民的對立面。等著看笑話的心態是政治動機。選民有感,再過294天總統、立委大選,做一個誠信接地氣的公僕,贏得選民信賴,才能水到渠成、才能心想事成。太權謀、太黨派、太過考慮自己缺乏低層、庶民思維很不容易出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