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臺灣就像是烤蕃薯般的發燒湯手。中央山脈距離海岸線近。夏季雨量少瞬間入海。全臺十三座水庫老舊、淤塞相當嚴重、自來水老舊的管線足足可以繞臺十三圈。二十歲以上的老舊塑膠管抽換不易,漏水相當嚴重。水資源量不夠,漏水嚴重台灣水的問題相當嚴重。腹背受敵。50條河川1/4嚴重汚染。工業區廠商偷排廢水更是雪上加霜。

水源分配不均,飲用水源12%廚房用水17%其餘灌溉、發電、工業用水79%。一旦入夏水源就會拉警報!能忍三日無糧也不可一日無水。水情吃緊開起,水庫淤沙日趨嚴重。泥沙帶入水庫、強降雨、大量洪流刮帶沙石嚴重、高濃度含沙量大、水庫集水區設計未能考慮含沙處理。

豐水、枯水期頻率越來越頻繁。極端氣候澇旱頻傳,台灣豐枯水期逐年加劇。

山勢陡峭多雨不易蓄水,拉大水資源不足窘境。雨量集中於豐水期,而梅缺水問題厳重。嚴重淤積水庫吃土,花錢耗力,清淤難度高。水庫淤沙陷死亡危機。開挖抽沙曠日費時。水庫淤沙需待水庫乾涸,開挖舒浚緩不濟急,永遠趕不及每年天災大量帶入水庫的沙石。

台灣低水價,浪費成性。水資源開發缺誘因。

臺灣年均降雨量是全球平均2.6倍。強降雨、地勢陡、難留水。小雨土壤吸納、強降雨則學習存水備用。土壤吸水存地底,天然大水庫循環善用解乾涸。國人用水不節制,北歐以價制量省水奏效。荷蘭還地於河、星國多重水源。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水資源應該借鏡。

南非開普敦面臨百年大旱,氣溫高、水庫儲不到水。限水日來到前每日僅25公厘用水(臺灣350公厘)。臺灣未雨稠繆。有水當思無水可用之苦。改變用水習慣。天然水資源已經出現危機,不再是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理所當然打開水龍頭就有水。總有一天會乾涸。同理每天打開電視有節目、打開開關電燈就亮。插上挿座就會來電。若是不能預知危險及早改變浪費的習慣。資源缺缺的日子很快就會向我們靠近。「有水、有電當思無水、無電之苦」。夏季溼度高,依賴水電生活的需求彈性接近100%。期待天佑臺灣風調雨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unt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